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直面抑郁症,告别灰色的心灵风暴

来源:中国民康医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4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王京力 王京力,中国共产党党员,恩施州优抚医院心理科主治医生,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,湖北省性心理与性教育学会会员,湖北省民康医学会会员,恩施州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。

王京力

王京力,中国共产党党员,恩施州优抚医院心理科主治医生,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,湖北省性心理与性教育学会会员,湖北省民康医学会会员,恩施州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。从事精神心理卫生事业十余年。曾在武汉大学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进修。擅长治疗抑郁症、睡眠障碍及焦虑症、强迫症、恐惧症、躯体形式障碍、神经衰弱等各种神经症。

《灰色的心灵风暴》是国内首部描写抑郁症的小说,书中把抑郁症描写成一场灰色的心灵风暴。

书中有一对姐妹,妹妹陶小霞是名抑郁症患者,对自己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,敢于承认自己的疾病,并勇于与抑郁症做斗争。

姐姐陶静雪是一名商业女精英,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及生活事件,让她整夜睡不好觉,时有胸闷、心慌、窒息等症状。她表面上态度平静,甚至还在微笑。但当她一个人的时候,就会焦躁不安、情绪低落。可她不愿承认自己有心病,错过了抑郁症的早期治疗,病情逐渐加重,直到病情爆发,再也无法掩饰自己,甚至想到自杀去解脱自己。试想她像妹妹一样能直面抑郁症,敢于接受早期治疗,或许她那双忧郁的眼睛会早点泛出明亮的光彩。

在临床工作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上述情况,由于错误的观念,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抑郁症,也不敢让别人知道,从而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。

一、哪些原因导致我们不敢直面抑郁症

据统计,截至2017年底,我国抑郁症等精神健康疾病识别率仅有21%,有近八成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,九成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专业治疗。究竟是哪些错误的观念,导致我们不敢直面抑郁症呢?

(一)对抑郁症的错误认知。某些人认为得了抑郁症就是内心脆弱的表现,只要意志力足够坚定,就能摆脱情绪的困扰。正如书中的姐姐一样,当她最初来到心理治疗室咨询时,强烈拒绝治疗,认为自己意志力足够坚强,哪怕遇到像山一样的海浪都不会退怯,何况抑郁症了。当医生反复告知抑郁症与一个人的意志力无关时,姐姐依然不为所动,拒绝了早期治疗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患者及家属会把不开心、想哭、容易发脾气、自我评价低等表现归因于青春期、产后、更年期的正常表现。觉得挺挺就过去了,不需要治疗。

(二)对抑郁症有强烈的病耻感。很多患者不愿去面对抑郁症,延误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耻感。病耻感是很多抑郁症患者面临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。他们认为得了抑郁症是件不光彩的事情,是件羞于启齿的心理问题。加上外界给抑郁症贴上了一些不合理的标签,比如小心眼、心胸狭窄、懒惰无能、精神病思想问题等。他们害怕自己被歧视,不想被知道自己吃药,不想被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,宁愿选择硬扛,也不愿意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。这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抑郁症的治疗。

(三)对药物副反应的担心。他们担心药物对身体产生巨大的伤害,比如肝肾功能的损害、长胖、嗜睡、对药物有依赖性等。正因为对药物副反应的过分担心导致部分患者不愿去就医,他们害怕副作用宁愿抗着,也不拿药、吃药。

二、如何直面抑郁症?

(一)早了解。我们要了解和抑郁症相关的知识,系统地学习抑郁症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疾病,走出认知的误区。

1.抑郁症是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。它是一种病,不是可以靠个人意志就能调整好的正常情绪,那些无法自拔的负面思维和自杀观念都是疾病的症状表现。得了抑郁症就得求助专业人士,不要认为挺挺就过去了。感冒可以很快自愈,但是抑郁症轻度、早期的时候可以通过自我调节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、转变对负性事件的认知等方法达到自愈,中度及重度以上的抑郁症,则需要进行规范的抗抑郁治疗,才能达到期望的治疗效果。当你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时,请尽快求助专业的人士给予合理的建议及治疗。

2.抑郁症和胃病、肺炎、肿瘤这些躯体疾病一样都是一种疾病。得了抑郁症绝不等同这个人就贴上了矫情、心胸狭隘、性格问题等标签。患上抑郁症没有什么好丢人的,应该以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抑郁症,正确、规范地治疗。

3.不要惧怕药物的副作用。事实上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,选择抗抑郁药物治疗时,要平衡副作用与获益之间的关系,不要因噎废食。抗抑郁药作为治疗药物来说,总体上是相对比较安全的,即使在老年人群中,它的安全性也是比较好的,尤其是目前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,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按照医嘱去服药,大多数患者是可以耐受的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民康医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mkyx.cn/zonghexinwen/2022/0422/768.html



上一篇:遂宁市民康医院:情系患者 喜迎中秋
下一篇: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举行第六届“中国器官捐献日

中国民康医学投稿 | 中国民康医学编辑部| 中国民康医学版面费 | 中国民康医学论文发表 | 中国民康医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民康医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